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93 章

關燈
第 193 章

“這已經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 和袁枚他們所在的時期差不多。”

李時珍給霍善算了算年份,這裏雖然是昔日玄奘取經的地方,但是經歷千年的變化,佛教在此反而逐漸式微, 當地上下信奉的是起源於當地的另一個教派, 信奉種姓分立以及因果報應。

城裏城外許多病死的人之中就有不少是低種姓貧民。

當然,疾病是不會因為你是高種姓就不找上門的, 以這個時期的醫療衛生水平, 最大的可能是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統統遭殃。

事實證明李時珍的說法並沒有錯, 由於他們此時也不過是身在一段儲藏於卷宗之中的“海市蜃樓”裏頭,所以他們利用醫館的藥房救治過一批患者就跳到了另一個節點。

這是霍亂的第一次全球性流行。

它在接下來數年之內沿著大航海路線迅速往全球各地蔓延。

霍善幾人來到了英國街頭。

這時候英國最繁榮的倫敦也如同煉獄一般可怕。

他們已經進入工業革命時代了, 只是公共衛生問題卻並沒有跟上。

於是伴隨著工業革命來臨的是巨大的環境汙染, 骯臟的工業廢水無窮無盡地排放到河流之中, 高高的煙囪也源源不斷地往天空排放著濃濃的煙氣, 這讓人口眾多的倫敦長年籠罩在灰色的霧霾之中。

空氣與雨水仿佛都帶上了異味,身在其中的人卻好無所覺。

這應當便是古時所說的“久而不聞其臭”。

人在一個環境待久了, 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有多令人難以忍受。

所有人心裏都只有一個念頭:他們不僅要生產更多的商品,還要把商品傾銷到全球, 只有牢牢抓緊眼前的好機會, 才能通過掠奪式的貿易攫取足夠子孫後代享用幾個世紀的財富。速度要快,快得別人都反應不過來!

所有的工廠都開足馬力在幹活,以革命般的意志橫掃著一切有利可圖的產業。

在這種極端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氛圍之下,誰都不會在意犧牲小小的環境問題。

不止工業高速發展造成的汙染無人關心, 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與穢物也沒有人會好好打理, 城市之中糞尿橫流, 行走在路上時不時得關心自己會不會屎到淋頭。

居民們愛往哪裏潑糞就往哪裏潑糞,愛往哪兒撒尿就往哪兒撒尿。

主打一個自由。

這其實也是在現代衛生體系沒有全面構建起來之前, 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現狀: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可能還會講究一點,尋常人在路上急了還不是找到個暗巷就隨便解決了。

至於各類生活垃圾,自然也不會有專人打理。

要知道在十四世紀那會兒,歐洲還講究常年不洗澡,企圖用厚厚的汙垢阻擋鼠疫。

據傳有位女王非常愛幹凈,倔強地堅持一個月洗一次澡,還被不少人抨擊說她這麽幹有違上帝的意志。

上帝賜予你免於病痛的屏障,你怎麽可以把它們搓掉,真是不識好歹!

這是比“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更勝一籌的理念,人家連汙垢都是上帝給的。

直至文藝覆興時期,人們了解到人家古羅馬其實設有集社交與清潔於一身的大澡堂,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各種病理學發現,才終於撬動了一部分人堅決不洗澡的決心。

連皇室和貴族的衛生理念都這麽落後,更別提城市中居住著的眾多普通人了。

霍善行走其中,眉頭皺得牢牢的。

富人居住的區域還好,門前有仆人負責打理,到了窮人居住的區域,那可就真是連落腳的地方都很難找了。

這些區域死人的情況也頗為嚴重,因為霍亂發病後死得實在太快了,所以這些稱得上是“平民區”的區域死亡率非常高,一天約莫能擡出一百具屍體。

幸而比起印度那種想救人都無從救起的地獄模式,這邊的情況還是給了人反應時間,人們對霍亂這種疾病的理解也逐漸增加。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這東西可以通過水源傳染。

只可惜整個倫敦城也找不出多少合格的水源。

也正是這一輪一輪的傳染病爆發以及醫療科技的進步,逐步催生了面向大眾的公共衛生體系。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幾千年裏,醫學都只能為小部分人服務,而且這種服務未必有多好——哪怕是皇室成員與貴族官僚都很難享有真正優質且正確的醫療。

這是整體意識與整體認知的落後造成的結果,沒有任何人可以幸免。

他們接觸了一批又一批的霍亂病人,期間還從一些見識廣闊卻窮途潦倒的學者嘴裏聽說了此前還有過鼠疫的大流行,只覺這些疫病若是從海上被帶到大漢來,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

更別提還有天花這個大殺器埋伏在大漢周圍。

看來入關程序還是要嚴抓。

這些玩意到底是哪裏冒出來的。

即使張仲景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治療經驗,他們一路上還是眼睜睜地看著不少人變成了藍灰色的屍體。

這是嚴重脫水呈現的“幹屍”狀態,患者全身的水分都會迅速流失,死狀十分駭人。

霍善一行人還來到了一處棉紡工廠,他們這裏的棉紡業已經發展出動力紡紗機,狠狠砸了不少棉紡工人的飯碗。

目前這種棉紡工廠生產的紡織品足以傾銷到其他地方,出去砸更多人的飯碗。

只是工人居住條件差,一旦疫病橫行,人群聚集的工廠也是重災區。

這個廠子就是因為飲用水出了大問題,以至於廠裏的工人倒了大半。

霍善與張仲景一起為這些工人進行了治療,忙完以後才開始好奇地打量起廠裏的各種設備,聽沒有得病的老工人給他講當年許多人砸珍妮紡紗機的事。

現在這紡紗機都被改造成用水力、蒸汽等動力來紡紗了。

真是時代推著人走啊。

霍善本來心情有些沈郁,聽著這些新鮮的工業史後才好奇心又起來,忙追問道:“為什麽要砸掉那個珍妮紡紗機?”

老工人笑道:“珍妮紡紗機效率高,紡出來的棉紗比老式紡紗機品質更好,收購棉紗的商人都不願意再買老式紡織機織出來的棉紗了,很多人心裏當然著急。”

只是時代的浪潮來了,誰都擋不住。

霍善還是有些震驚。

沒想到技術上的進步居然會讓人做出這樣的事,紡紗織布居然不是越快越好的嗎?

這次他們主要是來了解霍亂這種傳染病的,霍善也就沒有多糾結紡紗機的事。

等以後真正有需要了,他再進來仔細看看也不遲!

一行人離開工廠的時候,張仲景取走了不少病理樣品,兩人回到醫館比對著卷宗上的介紹進行病理學研究,很快就順利觀測到霍亂弧菌。

就是這個小東西通過水源和食物進入人體。

真正意義上的病從口入。

想想那“無遮大會”上還有喝恒河水的習俗,這種疫病首先在恒河邊上爆發的原因就找到了。

想要盡可能地減少這類疫病的爆發,還是得建立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爭取讓大多數人認識到做好自身衛生清潔以及環境衛生清潔的重要性。

任重道遠啊!

霍善跟著張仲景研讀了構建公共衛生體系的具體舉措,發現按照大漢一直以來的治理方式想架構出來並不難。

要知道秦漢以來朝廷對人口的管理都相當嚴格,尤其是要對出入關禁的人進行全面排查,盡可能地控制人口流動。

而這些留在本地的人也會劃區而治,地方上從郡縣一直細分鄉裏,再往下就是“鄰”了。

按照秦制,只要一人犯罪,“舉家及鄰伍坐之”,也就是說五家人為一“鄰”,一旦其中一家人出了個犯罪分子,五家人全都跟著遭殃。

縣衙有什麽政令一般是通過裏長一鄰一鄰地落實下去。

雖然孝文皇帝已經廢除了連坐制度,但這種以五家為一鄰的劃分方式依然沒有徹底消失。

只要這個管理體制沒有崩潰,整體結構還是很嚴密的。

更重要的是,像歐洲那樣遍地糞尿的情況是很少見的,除非出門在外實在找不到茅廁,否則糞尿對於以農耕為生的中原地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源。

不僅鄉裏的人畜糞便會被收集起來備用,城裏的糞尿也會有專人挨家挨戶上門挑走,絕對不會浪費任何可以保持地力的寶貝!

這些糞尿也並非直接澆在作物上,而是要用土辦法充分發酵腐熟才用來肥田。

要不然就算吃的人受得了莊稼也受不了,全給澆死了。

既然本身就有著這樣的習慣以及相應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引導起來就要方便許多。

霍善早上醒來的時候看到夙小星的二師父正在庭院中觀察已經茁壯生長的幼苗。

他想起來了,夙小星這個二師父,懂天文懂地理,還很會種東西,當初夙小星分給他吃的蓮子就是他給種的,可甜了。

就是話有點少。

霍善蹲過去和他一起觀察辣椒,赫然發現有棵辣椒冒了棵小花骨朵。他既驚又喜地拉旁夙小星二師父一起看:“要開花啦!”

對方點點頭作為回應。

既然已經搭上話,霍善就繼續和對方探討自己的當前難題:“師叔,你知道怎麽堆肥才最高效安全嗎?”

夙小星二師父:?

霍善見對方看了過來,馬上站在醫家的角度給他分析起來,說這糞肥若是不能充分腐熟,不僅當不成肥料,還會汙染土地。一個不小心還會傳染病菌和寄生蟲!

要是能歸納總結出更高效、更安全的糞肥處理方案,以後人們收集起這些“寶貝”來肯定會更加用心的對吧——反正絕對不能讓那種糞尿橫流的情況出現在咱大漢街頭。

何況他們還有那麽大一片軍屯嗷嗷待糞!

堆肥課題的開展迫在眉睫。

你懂我的意思吧!

夙小星二師父:?

多年以後有人好奇地詢問出版刊行《墨家堆肥技術》的某農業專家為什麽會涉足這一領域,只見他長長地嘆息了一聲,眼神滄桑地回答:“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只因為忍不住在辣椒堆裏多看了那朵花苞一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